金刚石微粉的粒度质量检验-微粉质量检验
黄雪瑜
www.boreway.com
2016-04-22 15:02:17
微粉粒度测量方法
微粉的颗粒尺寸测量,有多种仪器可以使用。例如,生物显微镜、投影显微镜、图像分析仪、投射式电子显微镜、扫描电子显微镜、库尔特粒度分析仪等。生物显微镜观察微粉时,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。观察1.5 μm以细的微粉,最好放大1500倍或者2000倍观察,效果比较好;生物显微镜观察最细微粉可到0.25 μm,小于0.25 μm的微粉,最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。
微粉的粒度分布对材料的切削效率及研磨粗糙度都有一定的影响。对精磨和抛光工艺来说,总是要求微粉中粗粒含量要少,长条颗粒要少,基本粒度含量要高,要集中,粒度组成均匀。特别是用于电镀制品的微粉,要求微粉的等高性要好,粒度组成均匀,这样在电镀时候比较容易控制微粉的出刃高度,制品使用效果好。
微粉的粒度分布对材料的切削效率及研磨粗糙度都有一定的影响。对精磨和抛光工艺来说,总是要求微粉中粗粒含量要少,长条颗粒要少,基本粒度含量要高,要集中,粒度组成均匀。特别是用于电镀制品的微粉,要求微粉的等高性要好,粒度组成均匀,这样在电镀时候比较容易控制微粉的出刃高度,制品使用效果好。
微粉颗粒形状的检验
微粉的颗粒形状,在抛光时,以近似球形颗粒和等积形为好。在微粉标准中,针棒状颗粒是指长轴与短轴之比超过3:1。超过最大颗粒尺寸的针棒状颗粒,在微粉中不能有,但长度在最大公称尺寸和最大颗粒之间的针棒状颗粒,允许不超过3%。
在显微镜下透光观察是透明的片状颗粒,尺寸小于D5的可以不计,金刚石微粉中片状颗粒不超过5%。
在显微镜下透光观察是透明的片状颗粒,尺寸小于D5的可以不计,金刚石微粉中片状颗粒不超过5%。
微粉杂质含量的检验
各种粒度的金刚石微粉杂质含量不超过2%,包括金属杂质和非金属杂质,主要有:Si、Fe、Mn、Co、Ni、Ti、Ca、Mg、Na等。复合片微粉要求的质量比较高,杂质含量控制在约5×10-5以内。
用燃烧失重法测定微粉中的杂质,从样品中称取0.5 g微粉,放入恒重的坩埚内,置于马弗炉中,在1000 ℃灼烧至恒重,残留物重即为杂质量,计算出质量分数。
各种粒度的金刚石微粉杂质含量不超过2%,包括金属杂质和非金属杂质,主要有:Si、Fe、Mn、Co、Ni、Ti、Ca、Mg、Na等。复合片微粉要求的质量比较高,杂质含量控制在约5×10-5以内。
用燃烧失重法测定微粉中的杂质,从样品中称取0.5 g微粉,放入恒重的坩埚内,置于马弗炉中,在1000 ℃灼烧至恒重,残留物重即为杂质量,计算出质量分数。